彰化馬光中醫診所的楊婕妤醫師介紹了中醫對於憂鬱症的四種分類:肝氣鬱結型、心血不足型、脾胃虛弱型及腎陰虛型。每種型別都有對應的穴位按摩和藥材治療方法,旨在緩解和治療憂鬱症狀。
中醫認為憂鬱症與氣滯、血瘀和陰陽失衡有關,涉及脾胃、肝、心等臟腑功能失調。
肝氣鬱結型可通過按摩太衝穴、陽陵泉穴、肝俞穴,及使用柴胡、香附等藥材治療。
心血不足型可按摩心俞穴、神門穴、內關穴,並使用當歸、龍眼肉、枸杞等藥材。
脾胃虛弱型適合按摩足三里穴、脾俞穴、三陰交穴,及使用黨參、白朮、山藥等藥材。
腎陰虛型可通過按摩腎俞穴、太溪穴、三陰交穴,以及使用枸杞子、熟地黃、百合等藥材緩解。